群体欠薪怎么追讨?邻里纠纷咋化解?昌平这个机制给出答案
在北京昌平区域,每年接收的即时处理工单中,讨薪、物业管理、邻里矛盾等领域的诉求数量相当可观,这一现象值得关注。目前,昌平法院联合多个部门推行了“双诉双融”的协同治理模式,该模式已显现出显著成效,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机制亮相成果斐然
10月29日,昌平法院对外发布了“双诉双融”共治机制的阶段性成效信息。根据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该机制处理的涉法涉诉工单满意度实现了百分之百。自该机制实施以来,在一年时间里,共调解了773起纠纷,其中成功解决了594起,成功率达到了77%。同时,该机制还成功解决了1381件重难点工单。这些详实的数据充分展示了该机制的实际成效。
多地联动形成合力
昌平法院与十个辖区镇街合作,共建了“双诉双融”共同治理工作站。该站通过调解前置、实现快速响应的精准对接,以及12368和12345热线的双向融合物业管理典型案例,合力推动了矛盾的源头化解。以城北街道为案例,自2023年7月份开始,共治工作站已妥善处理了404起各类纠纷,其中298起纠纷已签订调解协议,调解成功率高达73.8%,这一比例充分体现了联动机制的实际成效。
深度融合化解纠纷
对于12345热线工单中提及的法律诉讼问题,立即启动了“双诉双融”机制,并组织了联席会议以进行讨论,同时实施了联合调解措施。该机制汇聚了多种解决资源,并建立了分级筛选机制。调解工作首先由网格员进行初步处理,接着由社区或村庄进行进一步的调解,之后由工作站进行深入调解,最终确保法院调解工作的顺利对接。针对难以处理的案件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案件将被移交至镇街工作站,并由调解员接手进一步处理,这有效地化解了众多矛盾。
基层案例广受认可
今年七月,昌平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联合城北街道推出的《“双诉双融”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案例荣获“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优秀案例典范”称号。这一成就彰显了该治理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成效及实际成效,赢得了官方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满足需求赢取民心
2024年,昌平区接收诉求总量逾43万件,这其中,涉及法律与诉讼的诉求占了相当比例,且处理这些诉求的难度较高。民众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尽管如此,法律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他们更愿意通过拨打12345热线来寻求帮助。在此情况下,“双诉双融”机制得以产生,满足了公众的期望,成功地在纠纷初期予以解决,提高了诉求者的满意度,同时实现了各相关方的利益共享。
未来展望前景可期
“双诉双融”共治工作站已在法治、德治、自治三个层面达成了深度结合。昌平区城指中心党组成员仇哲强调,该工作机制是解决矛盾冲突的一次有益尝试。随着机制的不断优化,预计它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现其效能,为昌平区的社会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您如何看待“双诉双融”协同治理模式在哪些方面具有进一步优化与拓展的潜力?我们期待您能分享您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此外,我们也诚挚邀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