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履约差、侵占公共收益、电梯更新不及时?这些问题咋解决
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于物业服务问题频发引发业主不满的现象,已设立了专门的投诉途径。自相关公告发布后,众多业主积极对服务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行为进行了举报。鉴于此物业管理常见问题,住建局决定对投诉受理工作实行集中处理,并设定了2026年12月31日为投诉受理的最终期限,旨在高效解决物业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服务履约缺失
物业服务企业常常未按合同约定的条款和标准提供相应服务,这引发了小区环境卫生未达标、安保巡逻存在疏漏等问题接连出现。同时物业管理常见问题,他们还未履行公开信息和报告的义务,业主们难以知晓物业费用的使用状况、公共设施的维修安排等关键信息。这一状况不仅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还扰乱了小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物业服务合同若终止,部分企业未能如期将物业服务用房、相关设施及资料退还,此情形导致新物业服务企业难以顺利接手工作,进而引发小区管理混乱,给业主们造成诸多不便。
公共收益乱象
未经过业主共同决定,某些物业管理机构私自将公共区域和设施用于商业用途,比如在小区道路两旁搭建广告牌、对外出租公共停车位等行为。同时,小区公共收入的实际金额及其使用去向不够公开,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也较为明显,这使得业主对于这部分收益的详细信息知之甚少。
该物业未对外公布公共收益的具体收入和支出情况,不仅如此,还私自侵占了小区的公共收益,将原本属于所有业主的资金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对业主的经济利益造成了重大伤害,同时也引发了业主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电梯更新迟缓
住宅电梯故障频繁出现,对居民生活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状态不理想,常伴有卡顿和异常噪音等问题,而且维修响应不够迅速。某些小区的电梯故障频发,多次出现故障,导致乘客被困其中,使得业主在乘坐电梯时时刻感到担忧。
群众反映,电梯更新申报程序出现延迟现象,广大业主普遍期望能尽快完成更新,并已集体授权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申报事宜。但遗憾的是,物业管理单位并未积极响应,亦未采取任何行动。以某老旧住宅小区为例,业主已通过书面形式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处理更新申报,然而物业管理单位却对业主的诉求不予理睬,导致电梯故障问题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
其他违规行为
民众反映,一些物业服务公司未经允许擅自变更服务用房的功能,将原本用于物业服务的场所用于其他目的,这导致物业服务无法正常进行。同时,一些企业没有正当理由拒绝退出物业服务项目,给新旧物业的交接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了小区的秩序管理。
投诉受理安排
自公告发布之始,至2026年12月31日止,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受理业主针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投诉。但若投诉内容不在此范围之内,或超出物业管理职责,或未指明明确的投诉对象,或应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该局将不予处理。
业主如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向其居住所在地的县(市、区)或市属开发区的相关部门提出投诉。在投诉时,必须如实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需提供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小区的名称、物业管理方的名称、详细的问题描述、相关证据材料以及联系方式等。
监督渠道畅通
为确保投诉得到有效处理,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公布监督电话0543-3123899,并提供了电子邮箱bzswyk@163.com。业主们可利用这些渠道反映问题,住建局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追踪调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这一投诉渠道是否能够切实解决物业服务中的各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