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废止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官方信息,宣告《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将被废除。此举迅速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物业服务行业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决定出台背景

2018年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第三十七次部常务会议上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4号)的废止决定进行了讨论,随后该决定得到了批准。该决定于3月8日对外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该措施依据《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的规定,旨在取消省、市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二级资质及以下资质的认定权限。

国务院取消多项许可

经过周密的研究与详尽的论证,我国国务院发布决议,决定废止40项由国务院各部委主管的行政许可事项。此外办理物业管理资质,对于12项由中央政府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执行的行政许可项目,也一并予以撤销。同时,对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23项行政许可项目,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提交修订相关法律条款的请求。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政府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上的坚定意志。

取消资质后续治理

2017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一则通知,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取消后的具体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该通知规定,各地不得再接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核定申请,涉及资质的变更、更换及补证等各项事宜。同时,通知还明确规定,不得将已核定的资质作为物业管理业务承接的必须条件。

市场调节能力体现

市场展现出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改革措施促使相关部门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上,并且强化了项目执行及完工后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旨在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这一变化预示着物业服务企业将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态势。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废止_办理物业管理资质_住房城乡建设部资质管理改革

审批改革措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资质管理改革_办理物业管理资质_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废止

在审批流程的优化上,原本涵盖多个部门的分级审批程序已被精简,现仅由主要责任部门负责进行单次审批。不再参与审批的部门转而专注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负责审批的部门则需依据这些既定标准进行审查。一旦审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将内部征求意见,目的是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相关部门需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旨在缩短审批所需时长,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监管细则公布要求

办理物业管理资质_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废止_住房城乡建设部资质管理改革

相关部门需明确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规定,自决策公布之日起办理物业管理资质,在20个工作日的规定时间内,对应当公开的信息进行披露,并主动向公众及社会各界广泛传播,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此举措有利于确保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物业管理领域在新的政策体系内实现稳健和持续的向前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宣布,将废除《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规范》,这一决定标志着物业领域即将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众多行业专家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讨论物业行业未来的走向。在此,我们衷心邀请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并期待您的点赞和文章的广泛传播。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admin@qq.com